寶寶到了2歲左右,一般就會出現不聽話的現象,這是幼兒發展的必經階段,是寶寶認識到自我,獨立性開始萌芽、生理心理發展正常的重要表現。雖然很多家長知道這是正常的,但遇到寶寶不聽話時,還是不知所措。
有幾位媽媽,在寶寶的反抗期經過摸索,找出了一些有效的應對方法。
商量著來
陽陽是個小女孩,2歲以前,陽陽非常乖,父母一直覺得,女孩就是省事,不淘氣,又好帶。可自從陽陽過了2歲以後,就開始越來越不聽話。她學會了說“不”。到了吃飯時間,媽媽說:“陽陽,來吃飯了。”“不吃!”陽陽回答。到了洗澡時間,媽媽說:“趕緊洗澡,洗完澡上床睡覺。”陽陽又是:“我不。”最可氣的是有一次媽媽要帶她去外婆家,臨出門了,就是不穿鞋子,媽媽說:“你要是不去,那就一個人在家了,行嗎?”“不行!”陽陽媽媽氣得不知如何是好,來強硬的,孩子哭一場,大人也生氣,可如果不來硬的,又如何制服這個小傢夥呢?
應對措施:
目前分類:媽咪的學習 (5)
- Oct 12 Fri 2007 14:25
媽咪要學習之[轉載]如何從容應付幼兒的反抗期
- Feb 03 Sat 2007 00:10
轉載:小孩只是怕被打, 而不是真心想改的
- Nov 22 Wed 2006 15:31
30個幼兒飲食與健康小貼士
朋友寄來的~很受用的
30個幼兒飲食與健康小貼士
(1)小寶寶要喝多少水?
一般以母乳喂哺的寶寶﹐都不需要另外飲水﹐直到開始學習進食固體食物。用奶粉喂哺的寶寶﹐在炎熱天氣之下﹐可於每餐之間給予適量的水份﹐以減低因水份不足而引起身體不適的機會。另外﹐以奶粉喂哺的寶寶在生病時需要額外的水份﹐尤其是發燒期間﹐以幫助降低體溫。
- Jun 09 Fri 2006 11:44
施振榮最重視孩子的自信心
- Jan 03 Tue 2006 11:56
12個訣竅讓你養育快樂的孩子
12個訣竅讓你養育快樂的孩子
研究發現,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,包括:較有自信、樂觀、有自制力。我們整合專家意見,提供12個訣竅,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。
1. 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,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: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.阿姆斯壯指出,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,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。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、課程。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,隨性玩耍的時間。
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,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、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……,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。也許,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,拋開你的行程表,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。
2. 教導他關懷別人: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,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。要發展這種感覺,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,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,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。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。專家指出,即使在很小的年齡,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,獲得快樂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。